SPC统计制程控制课程大纲 一、课程背景: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稳定的生产过程会带来质量上的飞跃。统计过程控制图用于记录与质量有关的工序参数或不同时间的产品参数。使用工序能力指数来表明工序可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无差错生产。 当今,SPC管理技术及SPC管理技术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了企业节约成本、减少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和获取更高收益的新的关注点。但很多人认为,随便购买一个SPC软件,生成几个图表,实现几个报表,计算几个 Cpk 的值就是SPC了。其实SPC技术的价值实现,光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众多的参数、特性,从何下手;面对大量的数据,如何选择? ★SPC控制图绘制出来后,如何应用SPC的结果进行过程能力解析? ★如何利用SPC进一步分析过程变动的原因,采取准确的纠正措施? ★有了管制图,Ca/Cp/Cpk等计算就是在推动SPC? 二、培训受益: ★培养用资料说话的统计思考方法。 ★理解工序能力指数的含义,学习建立统计过程控制的方法。 ★学会制作控制图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了解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质量工具。 ★掌握Minitab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培训特色: 本课程将深入浅出的全面介绍SPC的应用知识,讲师有着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将采用通俗易懂的管理语言来“翻译”高深枯燥的统计语言,确保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理解。本课程非常着重实用性,课堂中将采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和进行深入的实际应用讨论,确保学员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四、培训对象: 企业工程、技术、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和内审员。 五、课程内容: 1、 统计制程管制(SPC)之基本概念 1) SPC的演进回顾 2) 基本统计手法的定义 2.1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2.2群体VS样本 2.3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 2.4描述制程变化的量 2.5群体与样本标准差 2、管制图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 制程变异的来源与制程的两种类型 2) 变异的两种原因及比较 3) 管制图的原理 4) 两类错误的对比及关系 5) 资料的分类 6) 规格界限与管制界限 7) 管制图的种类及选择 3、常用管制图之绘制及其原理 1) X-R、X-S、X-Rm、P-Chart、C-Chart管制图及绘制步骤 1.1以上管制图的应用范围 1.2如何确定管制特性 1.3资料的收集及分组 1.4计算平均值及全距 1.5计算管制界限 1.6绘制管制图 1.7管制图的判读 2) 两大类型管制图的比较 4、管制图的稳定状态的判定 1) 管制图判定原理 2) 不稳定状态的模式 2.1模式一 点子靠近管制界限 2.2模式二 链 2.3模式三 间断链 2.4模式四 倾向 2.5模式五 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2.6模式六 点子呈周期性变化 2.7判稳定的准则 5、制程能力分析及提升 1) 什么是制程能力 2) 制程能力指数Cp 3) 三种类型情况 4) Cp的评估标准 5) 有偏移时的制程能力指数CpK 6) 什么是制程绩效指数Pp 7) 有偏移时的制程绩效指数PpK 8) Cp与Pp的对比及应用及联合使用 6、SPC*二版新增要求说明.SPC专案改善技巧 SPC专案改善效果评估 SPC体系标准化程序 7、 过程能力研究 过程能力研究的前提条件 过程能力指数的分类 过程能力指数的分级 过程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之间的关系 Minitab SPC过程能力分析